【多比克文学,经典语录,心灵鸡汤,励志语录,正能量句子,www.dopic.net】
当前位置: 《老子》新读第34章 > 正文

《老子》新读第34章

专题: 散文
作者:格致教练蒋海涛 时间:2021-03-10 10:34:50  阅读:167   网上投稿

《老子》第三十四章

大道汜sì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汜,洪水泛滥。这是以水喻道。大道流行,象洪水泛滥一样,无所不到

功成而不有。成功而不居功,创造而不占有。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恃,依赖。辞,拒绝。万物都依赖道而生存,道从不拒绝。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衣养,覆育养护。象衣服之于人体那样覆育养护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宰。

常无欲,可名于小。有人认为“常无欲”是衍文,理由是“常无欲”在第1章出现过,放在这里破坏了对仗。去掉以后,行文就是这样的: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听起来也有道理,不过这更可能是一些读书人的洁癖。其实“常无欲”放在这儿也无妨,意思不变。而且,“常无欲”放在这里,还可以视作是对前面三句话(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的总括。所以王弼注释说:

万物皆由道而生,既生而不知其所由,故天下常无欲之时,万物各得其所。若道无施於物,故名於小矣。

所以“小”在这里不是指广延上的小,而是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感觉不到。万物丝毫感觉不到“道”之主宰、把持作用。正如第40章所说,弱者道之用。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万物归附而不自以为主宰,可以称为“大”。

第16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第28章: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都是在描述万物回归于道的运动。

由此看来,如果把道视作某种精微的元素,或者某种玄妙的功能,那么道在万物中,可名于小。如果把道视作一个场域,那么万物在道中,可名为大。

万物都有小的一面和大的一面,就看你的参照系是什么。

《庄子·秋水篇》: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

以差观之,就是从万物之间差别的一面来看。

人当然也有大的一面和小的一面。

《孟子·告子章句上》: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其实,大小都是人搞出来的,道无所谓大小,物也没有大小,是人名之为大,名之为小。

人为什么要这么搞呢?

因为人不满足于活着,人要的是生活,有意义地活着才叫生活。所有的意义,本质上都是关联上一个比自己更为宏大的系统,成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

然而,物的大小与人的大小有本质的不同:万物的大小是被动的,人的大小是主动的。因为万物之于道是一种完成状态,而人之于道,是一种可能状态。也就是说,我可大可小,这是选择的结果。

孟子说: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如何养呢?

孟子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孟子的意思是,你想要的“大”不能够向外去寻找,大在内而不在外。如果你被耳目之感官物欲所束缚,你就小了。如果你能充分发挥心的功能,你就大了。这跟老子说的是一样的。

有人问特蕾莎修女,您是怎么做成这样伟大的事业的?特蕾莎沉默了一会儿,回答说:there is no great things, you can only do small things great.

只有主观上“不自为大”,客观上才能“成其大”。

《老子》第63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不嫌弃小事的人,才能成大事。

然而这里还有一个陷阱,只要还有一个大小的观念在,主观上的“不自为大”包裹着的恐怕还是内心深处的傲慢。老子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既不是自为大,也不是自为小,而是要象“道”那样超越大小。

如何超越?唯有真诚。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