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比克文学,经典语录,心灵鸡汤,励志语录,正能量句子,www.dopic.net】

一个普通人不得不面对的残酷事实

专题: 读书
作者:简单的书桌 时间:2021-05-01 18:30:30  阅读:149   网上投稿

虽然有点标题党,但今天我想和大家讨论的就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会有的一点倾向「完美主义」。


01

你是完美主义者吗?

先看几个场景:

购买了一个课程,打算提高能力,好好充实一下自己,老师要求我们准备一些工具,结果发现自己有一项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就想着鲁莽开始反正也会遇到困难,那就等我准备好了再说吧,殊不知这一准备就变成了永远未完成

打算学别人每日更文,自己立下了豪情壮志,只发现一篇文章,花费了好久,怎么也写的不够通顺,于是对自己说等我再理理思路,好好准备再往下写吧,这一准备也就变成永远未完成

你突然想到一个好的点子,幻想着能为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一些改变,想实施的时候突然想到,这个好像还不够完善,那里好像还有点问题,于是对自己说,等我完全想通了再说吧,这一等又变成了永远未完成

类似的经历,也许你也有,总想着在东风来之前,我们一定要把准备工作做的万无一失,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任务中永远都会有阻力,工作里永远都不乏限制条件,成长的路上更是困难重重,如果一心幻想着完美,那我们可能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代价,而且时间一长,完美也许就变成了不完美,因为追求完美而不开始,因为迟迟不开始,完美的标准又变高了,于是乎又加剧了开始的难度,如此恶性循环,似乎没有尽头。

完美主义中似乎隐藏了一种追求公平的倾向,查理·芒格在他的《人类误判心理学》一文中提到,人们对公平极端注重。我们追求完美,其实也是在追求公平。

追求的一种付出与收获的公平关系,我们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于是我们把耕耘提高了两分,三分甚至最高,以期得到两分,三分甚至更高的收获,但是却忘了耕耘与收获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在一开始,也许并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是十分耕耘,一分收获,而到了后期,也许就是一分耕耘,十分收获,这里也就是物理学里的「临界质量」。

只要到达一定的程度,积累到一定的数量,改变就会呈指数的发生。我们说的复利,与时间做朋友,也就是这个道理。

想成功很简单,找到一件正确的事,然后一直重复;想赚钱很简单,找到一门好生意,然后不断重复。

02

完美主义是什么?

完美主义是深思熟虑吗?不!

深思熟虑,更多的偏重于算计,用这个词可不是贬义,古人说打仗要先胜后战,这个先胜就是说精于计算,谋定而后动,在充分衡量了事物的利弊得失,风险机遇以及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之后,做出的最合理选择,它是综合了各种条件之后的局部最优解,而不是偏感性的一位的要求完美圆满;而完美主义,其实更多的是缺乏深入的思考,对问题的限制,条件的限制等都无法充分的探究,注重对结果的完美追求,忽视了对过程的充分照顾。

完美主义是精益求精吗?不!

精益求精,说的是在某一个擅长的领域,进一步的去提高标准,提升境界,显然,它隐含的前提是你必须在某一方面本身很精通,或者说有特长,是建立在对自己各方面条件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而产生的进一步变好的意愿;完美主义,恰恰缺少了对自己是否精这个判断的考虑,而去苛求全面的、不加选择的高标准

完美主义究竟是什么?大概有以下几个特征:

强迫症式的高标准。在上文中已经提及过,它是一种不考虑实际,不合理的自我施压,虽说压力是就是动力,但现实情况往往是,压力如果超越了一定的限度,反而变成了阻力。

自我价值来自于成功或成就。成功和成就本质上是由他人定义的,这种世俗上的观念,比如拥有巨额的财富、身处显赫的地位、执掌巨大的权力等等,这种评价不能说错误,但他永远是建立在外在参考系上的,他永远是相对值,换句话说,当别人进步了,你一定会要求自己也要水涨船高,否则你的成功和成就就缩了水打了折。问题在于,人心是无法满足,你锚定的对象如果是外界,暂且不论你很有可能会选错对象,更重要的是,你无法控制锚定对象的发展路线,最后不免落入悲叹当中。

经常自我批评。遇到事情,总盯着差距和不足,在一个很小的细节问题上都能够自我否定,不放过一丝一毫,锱铢必较。

03

完美主义为何产生?

对失败的恐惧。心理学上讲,我们都厌恶损失。一个很好的例子,今天你捡了100块钱,很高兴,但是明天又丢了100块钱,就会很伤心,这种高兴和伤心同样是由100块钱引起的,但伤心的程度却远超过高兴的程度,因为第二天的时候这100块钱就不再是你捡的100块钱,而是真真切切属于你的100块钱,好比虎口夺食,能不让老虎生气吗?

因为幻想着我们本该成功,在不断的思考中强化这种信念,以至于大脑相信成功就是事实,那么显然,我们需要建立一种防御机制,远离失败,逃避失败,这就是对失败的恐惧,于是乎,有的人不再追求成功,而是反过来,用极端完美来避免失败。

对结果的执着。你的心思和精力永远都放在了将来的某一个指标上,你很难关注当下,很难考虑在完成这个指标之前所必经的过程,这不可避免的就造成了对结果的过分执着,因为眼里只有结果,而你又确确实实付出了努力,那你只能要求结果,必须完美。

对不确定性的恐惧。这一点是建立在头两点的基础上,对结果的执着,对失败的恐惧,迫使我们极端重视一个确定的结果,这件事到底能不能成?这样做标准是不是不够高?投入了是不是一定有产出?而讨厌不确定性这一点也是深深根植于于我们人类基因当中的,因为一旦事物无法确定,必定要消耗我们更多的认知资源去理解和思考,这是耗能的,也是反本能的。

对自我定位的偏差。虽然最后说,但丝毫不妨碍它的重要影响。电视剧《小舍得》里的两个孩子,一个子悠,一个欢欢。一个补习班式教育,一个放养式教育,你没有孩子的时候,或许会义正言辞的批驳各种让孩子喘不过气来的兴趣班,当你有了孩子的时候,也许你会奉行这种精抢跑式的教育。哪种对哪种错呢?其实无法评价。

但其实送孩子去补习班,和我们对完美的追求,是一回事,都源自于无法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都是普通人。这是对自己的定位出现了偏差,因为觉得孩子就应该是人上人,就应该是精英中的精英,所以必须尽早培养,精英教育;因为觉得自己“金鳞岂是池中物”,怎能与他人混同,故而事事追求超人一等的标准。你要听说过二八定律,学习过正态分布,懂得概率,应该清楚你是恰好天资聪慧的概率非常小。其实,咱都一样,挺普通的。


04

追求完美主义的危害

首先是引发拖延症。这个不必多说,求完美迟迟不敢迈出第一步的例子比比皆是,正如开头所说,拖延和追求完美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如果再加上由此引发的焦虑情绪,最后就变成了许多“怀才不遇”之人痛苦的来源。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尽管种树有许多的讲究,但你只想种参天大树,恐怕连选种这一关都难过了。

我很早就想写公众号,曾经也记录过我和爱人之间的恋爱趣事,但每次记录时都搞得无比的庄重,恨不得各种修辞手段用个遍,各种技巧试一遍,企图把我们之间的每一个心动的瞬间一一留住,因为这些事对我来说很重要,那段时间我真是费劲了很多的精力,结果发现,记录一篇日记竟如此消耗生命,最终的结局你也猜到了,没写几篇,就停止了。现在想起来,比起根本没有记录,一直做一些不完美的记录似乎要好得多吧。

其次是增大机会成本。你做一件事的成本并不是你当下正在做的这件事消耗的资源,还要考虑你没有做的事可能带来的收益。在完美的圈子里无限循环除了在思想上满足了「我很优秀」的心理预期和头脑里对辉煌成就的意淫外,似乎并没有带来更多实质性的帮助。有的人开着小船借东风,而你偏偏要等到一艘游轮才敢下水,问题是,东风可能随着别人的小船扬长而去了。在踟蹰中你错过的是可能是再也遇不到的机会。

再次是影响迭代,成长缓慢。做互联网的朋友都知道迭代的重要性,为什么?及时的反馈是优化的基础,也是成长的第一步。当你追求的完美的时候,其实下意识地就选择了放弃迭代,放弃进步。为什么这么说?好好想想,在完美主义的背后是不是藏着一个一颗“一飞冲天”的心?是不是隐含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宏愿?当一步登天的诱惑萦绕耳边的时候,还会想着山脚到山腰再到山顶的计划吗?有些过程你绕不开,躲不过,不经历,就到不了目的地。

听说不少人做知乎好物挣钱,月入上万,我也就跟了个风,可翻来覆去一个月一百来块,觉得这东西太难了,无意间翻了翻别人的推荐,一句「我X!」脱口而出,这东西能有转化率?后来,我才发现,我的文章很长,费时费力,虽然做了大量努力,但产出率不高,每每完成就像脱落一层皮,以至于痛苦的感觉一直在耳边回荡,自然更新率就很低很低,而别人虽然标准不太高,但胜在坚持长久,一直做,一直能看到反馈,就很有可能做出一个流量高的产品。通过不断的试错,不断的迭代,慢慢地就把一个概率事件变成了必然的事件。

还有就是见树不见林。在各个方面都追求完美,必然带来精力的分散,在细节之处不必要的“死磕”就可能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05

如何避免完美主义?

说是如何避免完美主义,其实也是在说如何找到合适的成长节奏。从「道、术、器」三个层面上说吧。

「道」的层面

要接受3种观念:

1.接受我本平凡这个朴实的观念。能成大才的,毕竟是少数;能赚大钱的也少之又少,而那种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的更是凤毛麟角。大部分人都只能在平均水平上下浮动,自己又何苦非得给自己扣上一个人上人的帽子呢?在心理建设上,我们承认自己是一个平凡人,才有可能去吸取别人有益的经验,去复制前人成功的案例,山寨山寨再山寨,才可能为进步而奋斗,不必囿于结果。

可以多读一读名人传记,重点不是去感叹,去仰望,而是去体悟去学习。要多看一看所有的名人创业初期的背景、条件、困难、解决方法,你会发现,名人伟人也是普通人,他们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各种条件限制一点也不会比我们少,甚至是我们常有的负面情绪他们也会碰到,他们也有失败的时候,他们也有半途而废的时候,他们也有白日做梦的时候,所以你看过之后,就会明白:人嘛,其实都一样,谁都有小的时候,谁都有弱的时候,只不过别人比你动手的多罢了。

2.接受不确定性的观念。其实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甚至是生物进化的东西,恰恰就是不确定性。每种生物,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虽然我们都遵循遗传规律,但我们每个人必然存在那么一点点变异,这种变异,没有任何意义,仅仅就是基因的随机漫步,但倘若没有它,我们所有人就会是某一祖先的全完克隆人,或许人类也不会发展出今天的文明成就了。

任何事物都有不确定性,而且只要有人参与的活动,就从来没有100%的可能,因为永远也避免不了主观的因素,一件事能不能做成,不仅有赖于你的认知,你的条件,你的资源,也时时刻刻他人的认知条件资源相联系,你永远也无法控制所有的变量,要想达成你的目标,你只需找到那些大的概率,无需纠结他是否必然,为大的概率坚持,好比掷骰子,你只要扔足够多次,就可以得到任意你想得到的点数,对很多人来说,一生当中扔对几次就成功了。你看,当找到了赢的概率后,关键是不是就在于试错的次数呢?所以要知道,越年轻,你就越应该多干!

3.接受未来视角看现在的观念。就是要在更长时间维度里看成长,亦仁说你要站在十年之后回头来看今天。那时候你肯定有所得,也有所遗憾,你会发现今天的很多想法,会很幼稚,今天的很多行为也没有多大意义,你所纠结的一些事,或许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可能你会很「豁达」的洞察到方向和趋势,你一步走一米和走两米,甚至是你走路还是跑步,对你达成目标来讲,影响并不是很大,关键在于你是否朝着一个方向在不断前进。


「术」的层面

主要分两步:

1.找到一件值得去做的事。结合自己的诉求,不断寻找成功案例。简单来说就是「多看多想」。多看,最优的方式是找到相关领域最牛的人,直接交流,吸取经验,我们大多数人可能并没有条件实现。其次就是多混圈子,初期,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前进,能够解决不少问题,你想赚钱,你就到知识星球看看「生财有术」,你想提升自己的认知层次,你就去看看公众号「l先生说」…最后就是读书,把读书放在最后,不是说它并不重要,而是新手能从书中获得的启发可能有限,而且书本的更新速度远远不及互联网资源,不过书本知识是沉淀后的精华,适合去建立系统的框架,对打好基础帮助很大。

接着,看到了之后就得「多想」。比如对一个概念,一个点子,就要想它什么,它为什么是这样?它是从哪儿来的?有没有相似的概念?有哪些应用场景?我能拿它做什么?把一个点掰开了,揉碎了,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让它与你所知的某些东西建立联系,让知识流动起来,为你所用。

2.不断去做。做出MVP,修改完善扩大规模。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就是最小可行性的产品。对于商业来说,就是能够帮你赚到第一块钱的产品;对个人成长来说,就是能够帮你获得第一句夸赞的行动;对于解决问题来说,就是暂时能让问题不出现的1.0方案。一件事情不要上来,就想着从0到100,从0到1,其实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从无到有是创造,从有到精只是打补丁,打补丁可能需要很久,创造通常就是一念之间,干就完了。

有一个商业的例子是这样说的,假如你想通过自动榨汁机去挣钱,怎么做呢?在你意向售卖的位置,找一个贩卖机的壳子,把自己装进去,别人投币之后,你从窗口送出一杯果汁,坚持几天,你看看收入能不能覆盖成本,自己能不能接受这种利润,可以你就可以在机器里安装一个自动榨汁系统,安装一套扫码支付接口,如果也能赚到钱,那就在和当前位置差不多的地方,再安装一台相同的机器,往后依此类推,扩大规模。

「器」的层面

完成一项工作,有合适的工具,就能事半功倍。这里仅仅简单说一说。

首先是要善用搜索,80%的问题,都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公开信息加以解决,谷歌搜索,Bing搜索等比较优质,广告较少的搜索引擎,一些专业的垂直搜索,也能提供不少优质答案。现在的信息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如果能学习一点点信息搜集的技术,比如爬虫软件如何设置使用,也能大大提高效率。

其次,要有自己的信息源。知乎,知识星球,B站,微博,公众号,甚至是抖音等,都能找到各行各业专业的信息,不要把自己局限于某一个圈子里头,各种信息源都要用起来。

还有,建立一套统一的,高效的记录方法。最好是手机端,电脑端能够通用的,印象笔记one note,有道云笔记等等。要便于存储,便于提取,便于知识的流动。

06

最后的话

最后,我想对完美主义者说一句,要重过程而不是仅仅是结果,今天比昨天好,哪怕今天再差,还重要吗,保持加速度,进步持续,哪能不成功?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找准方向,先干起来。最大的完美,是经历了一切之后的那个果而已,把事做起来,日拱一卒,结果自然就会来到。

以此共勉。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