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比克文学,经典语录,心灵鸡汤,励志语录,正能量句子,www.dopic.net】
当前位置: 我对不同城市的看法 > 正文

我对不同城市的看法

专题: 哲思
作者:若影之殇 时间:2021-02-27 16:35:24  阅读:216   网上投稿

回顾一下,刚巧把四十多年的人生划分为四段,每十年左右为一段,出生地在农村,初一到县城住校求学,大学及前十年工作在杭州,十年前来到上海。想说说感受体会。

七十年代农村的人们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危机感很重,想要翻身的欲望比县城里的人或许要强一些。农活很辛苦,每年双抢时起早摸黑,那种拼劲城市里的人估计吃不消的。那时政策刚开始实施农户承包责任制,也不再反对搞副业,于是各类砖瓦烧窑开出来了,很多有想法肯干的乡亲开始在农闲季节种磨菇,除了增加养猪鸡鸭的数量,还养兔、羊卖兔羊毛增加收入,农副产品自已挑担到乡里(后来叫镇)集市去卖,房子自已设计自已造!改革初期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父母从小教导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冬天不允许睡懒觉,衣服穿得越多越怕冷要多活动(干活)才抗冻,奠定了我们能吃苦勤奋拼搏的基础。当然对正处于学识阶段的孩子来说,缺乏琴棋书画的熏陶、文学历史的基本常识,及长辈对我们精神上的关注了解,也因为穷不讲究,被城镇的人笑话穿着与土气,有了不小的自卑感。

县城的住校生活,感受最深的是,县城里的人分得很清楚,每个个体首先是独立体,然后才是关系体,我们刚开始理解为‘看不起别人、冷淡、我行我素’,事实上是个体独立的表现,也不是很在乎别人的评价,不象在农村喜欢比较也特别会东家长西家短,活在集体氛围中,比较累。另外见识、文化水准县里的人牛得多,很多事情闻所未闻,从意识角度,倒是觉得小农意识不应该追加到农民头上,反倒是县城里的人更接近一些,循规蹈矩,自我满足,优势感相对强。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回到县城,县镇合体了,浙江一带的个体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原有的局限性基本都突破,四线往下城市在中国现阶段是最理想的生存之地,人口不多,交通顺畅,信手拈来的人际渠道,生活做事都相对轻松,唯一还未完全摆脱的可能是,对周边一二线城市盲目追崇及价值观的从众性。

杭州是我最喜欢的城市,从生活的感受角度,风景好、易交朋友,在江浙沪一带算不可多得。杭州人也排外,可能还算好的是,他们一旦认可外地人,会迅速当作与本地人一样的朋友,上海人对外地人始终隔着一层哪怕关系再好。从脾气性格来说硬气直爽。他们的推崇感更多来源于祖辈,原来的老宅离西湖是否很近(西湖边住着的都是老底子的‘权贵’),祖父辈曾经谋事的经历及圈子都会被他们津津乐道,这与城市有着几千年历史并且面积不大有关。年轻一代生活追求品味,但与上海有点区别的是,更看重休闲娱乐吃喝而不是穿着打扮,事业心方面普遍不强。它做为浙江的省城,从80年代末开始,很多浙南有钱人的子女送来读私立学校,继尔留在这里扎跟,城市的贫富差距不得不说越来越大,房价飙升很快。2000年开始马云等为杭州争回了很多面子,不断有外地人才涌入,形成了IT的权威圈子,这座城市终于摆脱了只适合生活旅游的局限性。

上海人不受人待见,城市本身也是毁誉掺半,事实上,任何城市都有利有弊,我想说说它的特色。与国际接轨的最大特色是,上海有着全中国最正宗的外国餐厅,及分类清晰的各式酒吧,北京可能也没法与它比。晚上沿延安路高架一路向东,或踱步外摊、陆家嘴,灯光下的各幢高楼大厦美不胜收,城市设计感很强,道路设计及交通标识也很有远见,规范性强,通车效率高。‘螺蛳壳里做道场’眼见很多闹市区的餐饮、服装及礼品店等,面积很局促,但布置讨巧有着很高的视觉享受,不得不佩服上海人的聪明才干及精致细腻。年轻一代的上海人并不是外人想象的贪图利益,最多算明哲保身,防范性强的习惯可能来源于历史原因,自小住房一直太过拥挤,一旦有改善的机会就‘争得头破血流’,生活成本居高不下没有保障,又特别喜爱打扮支出不少,所以算计;上下班路线很长站得很累地铁公交会抢位置(上班族平均路上的时间为二小时)。上海是座最有职业规范性的城市,马云说过消灭职业经理人,扶植创业经理人,这偏激了,做老板不是唯一选择,在上海的外企等大企业众多,打工年入几百万的应该比做老板更轻松些,职业经理人的规范性来源于上海人的做事风格,条理清晰、计划缜密、执行力很强,因为分得太清楚,界限明确,成熟的企业更适合他们发展,同时他们害怕承担太大的风险,家庭的约束力也大,自已创业及愿意扶植老板创业(创业经理人的大概定义)的并不太多。

城市可以是地狱,也可能成为天堂,随着外地人不断涌入人口迅速增长,本地人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心理上排斥外地人也可以理解。作为小地方出来的我们,是否有必要在这里混,关键在于自已要什么,怎么做,相信自已的实力并想干出一番事业来的,上海及杭州等一二线城市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它同时带去沉重的压力及风险,可能努力过了还是什么也成就不了。不想折腾,想要生活安逸的,不如留在老家,幸福指数或许更高。相比大城市的人,我们还是主动的,至少还能选择在哪里发展。


Michelle写于2014年3月

    相关美文阅读: